特朗普想逼企业“吞下”关税成本,他能做什么?
近期,特朗普将矛头对准至少四家零售商,就可能的关税涨价施压——目前看来,这更多是对企业高管施加的舆论攻势。“我会盯着你们。”他对沃尔玛发出警告,同时以严厉措辞点名亚马逊、福特和美泰。
但迹象表明,特朗普可能不止于旁观。在某个案例中,他威胁追加关税,而特朗普的工具箱里还备有更多手段可供升级行动。选项包括联邦贸易委员会的行业调查、针对特定产品和公司利润的政府审查、推动国会立法,甚至通过行政令实施价格管制。
若这些措施似曾相识,是因为其中多数在拜登执政时期曾被考虑或使用过——当时民主党以“哄抬物价”为由在通胀背景下采取行动,甚至在肉类加工等领域启动过正式调查。更久远的选项则可追溯至1971年尼克松颁布的行政令,该命令在通胀危机期间实施了90天的工资物价冻结。
卡托研究所(Cato Institute)经济学家瑞恩·伯恩(Ryan Bourne)指出,美国在政治上距离尼克松时代的严厉政策仍很遥远,但他观察到近年来政府干预企业定价的意愿正跨越党派界限升温。“我确实担心我们正滑向这类政策。”他在谈及价格管制时表示。眼下,企业正身处CEO们“越来越需要揣测总统或政府反应”的环境。
尽管特朗普未明确提议价格管制,且曾在竞选中抨击哈里斯禁止食品涨价的计划“堪比苏联式管控”,但他明确表示正密切关注此事并保留所有选项。上周他发文称沃尔玛应该“吞下关税”,而不应让消费者承担分文。白宫甚至将亚马逊标注关税成本的计划称为“敌对政治行为”。当被问及福特可能涨价时,特朗普断言“他们一辆车都卖不掉”,并威胁对美泰玩具加征100%关税。
企业的“表态”困境
特朗普的舆论施压已初见成效——特朗普与贝森特多次致电CEO后,家得宝本周公开承诺不涨价。虽然特朗普团队将此视为胜利,但D.A. Davidson董事总经理迈克尔·贝克(Michael Baker)指出,“关键在于表态方式。家得宝和沃尔玛的做法并无实质差异。”雅德尼研究机构则警告,鉴于零售业利润微薄,企业可能别无选择,“若不涨价,商业模式将难以为继”。
局面因白宫坚持“外国承担关税”论调而更加混乱。尽管多家零售商预警压力,白宫发言人莱维特仍称“特朗普总统致力于保障美国消费者低价,并坚持认为外国将消化关税”,但多数经济学家对此不以为然。伯恩指出,涨价压力正助长两党关于“贪婪通胀”(指企业危机中攫取超额利润)的叙事,类似拜登时期对“缩水式通胀”和垃圾费的打压可能在新政府下蔓延。
不过伯恩认为,当前阶段“本质上只是口头施压”。随着关税引发的价格波动可能触发消费者不满,这场围绕“谁该为关税买单”的角力或将持续升级。
相关文章:
- 火币网多久到账
- 数字货币销毁机制有什么用(数字货币销毁机制作用分析)
- 一个钱包有多重
- SignalPlus宏观分析:被关税撕裂的M2叙事与TradFi式FOMO的回归
- 如果 XRP 保持主导地位且全球加密货币市值达到 40 万亿美元,XRP 的价格可能会达到什么水平?
- 已转让使用权的无形资产是否摊销
- 聯準會一口氣降息兩碼!鮑威爾強調:經濟沒有衰退,只是「重新調校」
- Saving WBTC? Can the signature prize pool activities supported by Curve and Synthetix be successful?
- 比特币价格接近历史高点,而谷歌搜索趋势仍然低迷,发生了什么?
- wbf上币费多少-wbf交易所上币流程